一個包裝袋如何誕生?揭開軟包裝袋的多層結構與製作過程

 

 

軟包裝袋結構:多層次的複合材料

薄薄的包裝袋背後,其實至少2-3層的結構,主要包括印刷層、阻隔層和熱封層,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。

 

印刷層-附著油墨使用的基材

印刷層作為承載圖文設計的基材,分為 表刷裡刷 兩種方式,根據用途選擇合適的材質。

常用材質包括PET、OPP、KOP和NY等。

  • 表刷:印刷基材為薄膜類,油墨從表面印刷,附著在材質上。常用於非複合型單層膜的蔬菜類用袋和產品用袋,摩擦可能導致油墨脫落。
  • 裡刷:印刷基材為透明薄膜類,油墨由薄膜背面印刷。油墨面夾在印刷膜和熱封層之間,是最常見的用法,適用於食品類包裝,油墨不會因外力損傷並且不會接觸到內容物。

不管是凹版印刷、數位印刷、柔版印刷,只要有印刷在薄膜類和紙張的區別,都會有表刷裡刷的差異喔 !

阻隔層-增加密度提升阻隔性

塑膠因物理性質的不同有一定的透氣層度,在遇到需要高隔熱、隔氧的內容物像是咖啡、茶葉、粉包沖泡,就需要增加金屬阻隔層來達成更高密度的阻隔性。

常用材質為:AL、VNCPP等

 

熱封層-後加工熱封用

熱封層是包裝袋製成的關鍵,透過加熱實現塑膠材料的熔接與定型。
常用材質包括 CPP、LLDPE,需根據不同的袋型、使用需求選擇適合的熱封層。

一般常用材質為:CPP、LLDPE等

 

小知識:

如果你發現包裝袋非常難以撕開,並且有透明的部分從縫隙中露出,這通常是貼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。這表示複合層之間的黏附可能不夠牢固,需要檢查粘合劑的選擇和使用方式,以確保包裝層之間的良好黏附。此外,還可以考慮調整熱封條件、選擇更合適的熱封層材質和厚度,以提高撕裂性能和使用便利性。

 

 

塑膠軟包裝袋製程  

在與客戶溝通、確認稿件後,進入製程階段,包括製版、印刷、貼合、分條和製袋五個步驟。數位印刷可省去製版步驟。

在整個過程中,任何細微失誤都可能導致成品缺陷。

延伸閱讀:被人忽略的軟包裝技術

 

製版(凹版印刷所需)

製版廠完成版銅後運回工廠,工作人員確認並調整版銅進行試印,以確保凹版印刷機穩定提供高品質印刷成果。
注意:製版完成後需注意版的保存,細小刮痕可能導致印刷問題。

延伸閱讀:凹版印刷與數位印刷?

印刷

凹版印刷將版銅安裝到八色印刷機上,利用滾筒將油墨塗抹在凹版網點上,刮刀將多餘油墨刮掉使平整,壓筒將平整油墨滾印至材料上,完成膜料印刷。
注意:油墨附著度、環境濕度掌控和材質伸縮度都可能導致疊色誤差。

 

貼合

印刷完成後,塗上均勻接著劑,經烘箱乾燥系統去除溶劑,壓輪將其他複合材料粘貼到基層材料上。
注意:每種塑膠基材對應膠水黏合度不同。

 

分條

根據包裝袋的尺寸要求,將捲膜裁切成所需規格。部分情況下可省略此步驟,視生產拼板需求而定。

 

製袋

透過壓力、溫度和時間控制,對裁切好的捲膜進行熱封成型。將捲膜放置在機台上,進行熱封壓口製作,最後進行成型裁切,完成製袋過程。
注意:熱封溫度和材質伸縮張力需掌控。

 

軟包裝袋的結構與製作工藝,從印刷到製袋,每一步都凝聚了專業人員的心血與努力。正是這些細膩的技術與嚴謹的流程,讓包裝不僅僅是外衣,更是品質的守護者,為消費者帶來便捷、安全與滿意的使用體驗。

發佈留言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
返回頂端

立即諮詢
多種預算規劃

官網報價僅提供初步參考,

我們提供靈活的價格和服務方案,

不管您量多量少,讓每一位顧客都能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法。